新闻快讯
【聚焦双代会 奔跑2021】教代会代表建言(二)

西安交通大学第十届教代会暨第十五届工代会六次会议将于3月26日上午8:30在兴庆校区宪梓堂召开。届时近500位教代会正式代表、特邀代表、列席代表齐聚一堂,将重点围绕高质量制定学校“十四五”规划、部署2021学校重点工作和贯彻落实“6352工程”等重要工作,群策群力、深入讨论,广集代表智慧、广聚代表之力,为学校建设发展建言献策、汇聚智慧。请看本期代表建言。

电信学部代表李飞完善队伍结构,激发队伍活力,促进成果转化,服务国家战略

“十三五”期间,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具有超高压电性能的透明铁电单晶”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科委基础加强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项;以第一单位发表Science、Nature 正刊论文3 篇,子刊论文10 篇;获省部级一等奖2 项,获美国陶瓷学会Ross Coffin Purdy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人物奖等奖项。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相比于国内领先的电子学科,在成果转化项目数量和质量方面仍有较大差距。目前,我校正在积极推动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为主体和依托的“6352工程”,旨在准确把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将科学技术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服务国家急需。十四五期间,电子学科应积极行动起来,认真研判形势,发挥科研与技术优势,主动作为。

(1) 解放思想,建立能者上位、资源按照贡献分配的新机制。充分认识到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敢于拼搏、充满活力的中青年人才队伍的重要性,打破现有考核机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将人力资源的活力充分调动起来。

(2) 推动以成果转化为主要职责的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启动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案,尤其是以科研编制年轻教师为主体的成果转化先锋队,深入企业行业内部,将国家急需、行业需求与我校科技成果有机结合。

(3) 塑造以产教融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范式。在校期间,学生不仅学习课本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强化以科研实践、校企结合、创新创业为基础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范式,把校企协同培养做实,让社会和学校共同培养人才。

大学融入社会,科技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势在必行!

医学部代表张保军在医学学科创新团队中试行人才聘任和考核新模式

国家高度重视产出原创性大成果,解决卡脖子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难题,组建科研大团队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各高校积极响应并倡导实行团队管理的新模式。近年来我校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不同层级的人才,以一流学科为代表的大团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同学科间差异较大,原因之一是政策的引导、鼓励、倾斜不够。主要表现在:资源的统筹和运用广泛而不集中,人才的引进和考核政策僵硬。

创新团队模式对医学学科跨越式发展尤为重要,是大项目、大成果和培养国家人才的突破口。建议在医学学科中组建创新团队并试行人才聘任和考核方式模式改革,强化医学学科大团队建设,促进学科快速发展。

建议在医学部组建5-10个创新团队,学校在以下方面给予支持:医学部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大科学问题,结合现有人才队伍情况,整合组建创新团队;医学部提出、学校审定创新团队考核标准(大项目、大成果、人才培养等);学校给予团队引进人才的一定指标,如青拔人才、副教授和青秀人才;学校给予团队整体一定经费的支持;学校给予团队一定数目研究生指标的支持;根据完成考核任务情况,动态调整团队和支持力度。

公管学院代表杜海峰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港建设

创新港给全校各学科,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带来了新发展机遇和平台。十四五期间,特别是2021年,在多校区运行模式逐渐成熟的基础上,在学校的领导下,人文社会科学各学院应该依托创新港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积极贡献学校“6352”工程,为“探索一流大学新形态”,丰富中国特色一流大学新内涵贡献力量。

依托新技术发展,结合新基建等国家重大工程,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一方面要利用新技术阐释经典问题和理论,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做出贡献,另一方面,通过发力新技术、新变化等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管理冲击产生新问题的研究,为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

进一步探索不同学科的分类管理和评价机制,特别是人才评价和引进机制。学校十三五期间的人才引进计划日臻成熟,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相较于理工科,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涉及领域多,各学科差异大,因此人才引进相对困难,成效弱于理工科,十四五期间应该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并适当向人文社会科学倾斜。

建议成立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该研究院应是一个跨学院、跨学科的综合智库机构;同时,在学校层面成立大数据多源数据中心,一方面整合各个层面的数据,另一方面学校层面组织有影响、有特色的、类似CGSS的社会综合调查,以更好地支持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各个学科不同的应用。



上一条:西安交通大学召开第十届教代会暨第十五届工代会六次会议

下一条:“传承西迁精神 开启奋进新征程”教职工书画、摄影作品展掠影(一)

关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工会    邮编710049